行业动态

小学生都在刷的爆款密码:快消品如何用“沙雕梗图”收割00后

58 发布时间:2025-03-19 18:41:53

课间十分钟的教室后排,两个小学生头碰头刷着手机,突然爆发出鹅叫般的笑声——“快看这个薯片包装袋被P成‘数学考卷毁灭者’了!”“给我发班级群!我要@班主任!”他们分享的既不是明星八卦也不是游戏攻略,而是一张印着卡通表情的辣条包装梗图。当传统广告还在用“精选原料”“匠心工艺”试图打动年轻人时,00后早已用表情包投票:不会玩梗的品牌,不配进我的购物车。

image.png

第一招:把说明书变成“社交入场券”

某饮料品牌曾做过一次对比测试:A组包装印着常规营养成分表,B组则在瓶身印着“吨吨吨三口喝完,假装自己是大胃王人设”。结果B组产品在小学周边便利店销量暴涨150%,只因孩子们把空瓶拍成抖音挑战赛——“挑战用这个表情包姿势喝饮料”话题播放量三天破亿。

底层逻辑:00后的消费决策链里,产品功能是基础分,社交货币才是附加题。当你的洗衣液包装还在强调“强力去污”,小学生已经在用“跪求妈妈别扔我的校服——因为上面有暗恋对象签名”的梗图做UGC传播。

操作指南

  • 产品拟人化:把饼干包装设计成“上课偷吃专用隐身款”,附赠“老师靠近预警”手机壁纸;

  • 痛点萌化:酸奶盖印上“舔不干净算我输”挑战宣言,配套推出“盖子上有爱豆同款唇印”限定款;

  • 场景反套路:在文具盲盒里塞入“作业写不完急救指南”折纸,扫描二维码解锁“班主任查岗预警”表情包。

某零食企业将此玩法升级:在虾条包装袋印“吃前摇一摇,假装在蹦迪”的沙雕教程,配套推出“零食袋震动音效”抖音滤镜。一个月内自发产生12万条用户二创视频,有小学生甚至开发出“用虾条包装袋摩擦课桌模拟拖拉机声”的隐藏玩法。


第二招:让促销海报学会“网络黑话”

传统商超的“买一送一”海报在00后眼里堪比出土文物——他们更愿意转发便利店冰柜上“第二支半价?不,是给另一个我买的”的谐音梗贴纸。当某泡面品牌把促销信息改成“熬夜通关秘籍:集齐五款包装召唤免写作业神龙”,原本滞销的经典款竟然在小学生群体中翻红。

爆款公式

  1. 梗图三件套:产品图+魔性表情包+00后圈层黑话(如“真香”“拿捏了”);

  2. 互动埋点:在包装角落藏“扫码解锁隐藏剧情”彩蛋,用户拍摄开箱视频可触发AR特效;

  3. 裂变钩子:设计“发班级群立减五毛”的社交裂变券,但优惠码必须用火星文书写。

某文具品牌玩得更野:把橡皮擦做成“考试选择题救命神器”——包装印着“选C保平安”“遇到不会就选长得像吴磊的选项”等沙雕攻略。结果这款橡皮成为六年级毕业班的“校园硬通货”,甚至有学生开发出“用橡皮在课桌刻答案模版”的作弊玩法(当然我们不鼓励这种行为)。

image.png

第三招:让00后当你的“野生代言人”

当某奶茶品牌花300万找明星代言时,隔壁便利店的自制酸奶却在小学生中封神——只因有学生在杯底画了“数学老师地中海发型”涂鸦,被拍成抖音后引发全网模仿。真正的00后营销,不是品牌单向输出,而是给用户递上一把“二次创作”的铲子。

UGC裂变三板斧

  • 留白艺术:在饼干包装预留空白对话框,鼓励消费者手写吐槽文案;

  • 二创激励:每月举办“最沙雕产品改造大赛”,获奖作品直接量产;

  • 人设共建:把产品拟人化成“全校最皮的转学生”,在微博超话更新“校園生存日记”。

某冰淇淋品牌深谙此道:把脆筒设计成“可撕标签款”,每层都印着不同段位自黑文案。第一层“全网最丑甜筒”,撕开后第二层露出“但我是年级第一买的”,最后底层的“其实我是保送生专属”引发疯狂晒图。有家长反馈孩子为了集齐所有版本,连续两周用早餐钱买冰淇淋。


终极心法
当你在会议室纠结“品牌调性要不要下沉”时,00后早已用表情包完成对你的审判。他们不在乎你的生产线有没有德国进口设备,只关心产品能不能变成班级群里的斗图素材。快消品的年轻化战役,从来不是技术碾压,而是看谁先学会用小学生的语言讲“人话”。

下次路过学校围墙,不妨听听那些翻墙买零食的孩子们在喊什么暗号——那才是真正的消费趋势预报。


最新资讯

了解更多 +

推荐案例

了解更多 +