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见问题

郑州策划公司:员工出镜胜老板?3类素人IP打造秘籍

54 发布时间:2025-03-25 18:13:04

开头:打破常规,让“小人物”成为品牌主角

一家街边小店的保洁阿姨,因为一条教顾客如何辨别餐具是否消毒的视频爆红网络;一位快餐店的收银员,凭借分享“如何快速点单不踩雷”的技巧,一个月涨粉5万……这些看似平凡的岗位,正在成为品牌营销的新流量密码。

你是否还在让老板西装革履地对着镜头念广告词?是否还在为千篇一律的“高管访谈”无人问津而头疼?今天,我们颠覆认知:收银员、洗碗工、传菜员等一线员工,才是最能打动用户的出镜人选。他们用真实的生活细节、接地气的表达,让品牌形象鲜活起来。image.png

一、为什么员工比老板更适合出镜?

1. 信任感更强:消费者对“老板推销”天然警惕,但面对同样为打工人的收银员、服务员,更容易卸下心防。

2. 细节更专业:餐具消毒流程,后厨卫生标准,点餐避坑技巧……一线员工的经验,比老板的宏观理念更有说服力。

3. 内容差异化:当所有品牌都在拍老板创业故事时,一个洗碗工分享“如何3分钟洗净顽固油污”反而能脱颖而出。

二、3类素人IP打造指南:从隐形人到流量王

1. 收银员:人设关键词——贴心助手

- 内容方向:

- 场景1:揭秘“点单暗语”。例如:“顾客说‘少冰’,其实是想多加小料?收银员教你听懂潜台词”。

- 场景2:化解尴尬难题。如“遇到逃单顾客怎么办?这样做既维护权益又不伤和气”。

- 拍摄技巧:

- 用手机拍摄收银台第一视角,增强代入感;

- 语言口语化,避免脚本感,比如:“家人们,今天教你们一个只有老员工才知道的优惠券隐藏用法……”

2. 洗碗工/保洁员:人设关键词——细节控

- 爆款选题:

- 反差类:“保洁阿姨的消毒笔记:餐厅碗筷干不干净,看这3个死角就知道”;

- 科普类:“为什么餐厅的玻璃杯总是亮晶晶?教你1毛钱自制清洁神器”。

- 运营心法:

- 展示“工具包特写”:磨旧的钢丝球、自制的清洁剂,用实物细节强化真实感;

- 结合热点:借社会新闻中的卫生事件,输出“行业内幕+解决方案”。

3. 传菜员:人设关键词——氛围高手

- 内容灵感:

- 冷知识:“传菜员最怕的菜不是汤,而是它!上菜姿势不对立马翻车”;

- 情感向:“听到顾客对服务员发脾气,我偷偷做了这件事……”。

- 互动设计:

- 发起挑战:“传菜托盘放10杯水,你能走多远?”鼓励用户模仿;

- 埋梗:“记住这个传菜员,下次来店对暗号送小菜”。

三、避开3大误区:让素人内容不翻车

- 误区1:强行卖货

错误案例:洗碗工突然推荐某品牌洗洁精,生硬插入购买链接。

正确做法:先通过3期干货视频建立专业形象,再以“自用好物分享”形式自然带货。

- 误区2:过度包装

错误案例:给员工套上精致制服,台词照念提词器。

正确做法:保留工作服上的污渍、手部的老茧,用方言或口头禅强化人设记忆点。

- 误区3:忽视风险

红线提醒:后厨拍摄需规避商业机密(如秘制酱料配方),涉及顾客隐私的画面需打码。

四、案例拆解:快餐店保洁阿姨如何带火品牌?

背景:某连锁快餐店新推儿童套餐,但推广视频播放量低迷。

转型动作:

- 让门店保洁阿姨出镜,拍摄《带娃家长必看!3招让孩子不乱丢餐盘》;

- 镜头聚焦她如何快速清理洒落的饮料,并演示儿童餐具消毒流程;

- 评论区置顶:“阿姨同款消毒柜已上线全国门店,到店报暗号‘干净’送定制湿巾”。

效果:视频播放量破200万,套餐销量环比增长130%,品牌被贴上“亲子友好”标签。

结语:普通人设,超常价值

当消费者厌倦了精致的广告大片,一碗由传菜员端出的“蛋炒饭教学”,一场收银员揭秘的“优惠券隐藏玩法”,反而能撕开流量缺口。

记住:最好的营销,是让用户忘记这是营销。放下对高管人设的执念,去洗碗池边、收银台后、传菜通道里,寻找那些真实到冒热气的内容吧!


最新资讯

了解更多 +

推荐案例

了解更多 +